席德進(1923-1981)是最早受現代藝術洗禮後回歸本土的畫家之一,宣稱臺灣為其藝術酵母。
1950年代現代藝術團體五月畫會、東方畫會相繼成立,公開撰文支持也嘗試創作抽象畫。
1957年在臺北華美協進社舉行首次個展,油畫〈賣鵝者〉於第四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獲獎。
1960年代歐美之行激發席德進將東方民間藝品融合西方普普藝術(Pop Art)、歐普藝術(Op Art)與硬邊藝術(Hard Edge),
並且重新思考與檢視藝術與母土文化的關係,注意常民生活點滴,開始大量創作以傳統建築、臺灣山水、民俗文物、花奔為主題的畫作。
席德進積極從事古蹟保存運動,將踏查廟宇古厝的幻燈片以沙龍形式與友人分享,多次在雜誌發表文章,引領人們注意到荒煙漫草中的美麗建築。
*劇情簡介出自發行者_國立台灣美術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