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思維

       ● 面對無法撲滅的森林大火,最好的逃生方式竟然是「放火」?
  ● 一旦水溫變熱,青蛙就會受不了跳出去,所以「溫水煮青蛙」永遠不可能發生?
  ● 為什麼皮克斯不延續《玩具總動員》的成功經驗,反而希望團隊「唱反調」?
  ● 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星座影響性格,但為何我們還是對星座分析著迷不已?
  ● 五年內從全美一半的市占率暴跌到1 %,黑莓機到底做錯了什麼?

  每個人都習慣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,不願懷疑或挑戰自我,因為「質疑」會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期,甚至威脅到自我認同,於是,我們的成見不斷延續,聰明成為盲點,害怕改變的「順思維」讓我們選擇劃地自限。

  若想要突破自我限制,就必須建立「科學家」的「逆思維」,打破成規,大膽反思。不同於信仰堅定的「牧師」,或是巧舌如簧的「政客」,「科學家」不會讓自己的想法成為意識形態,也不會妄下定論,而是會讓問題帶領我們前進,關鍵不在於誰對誰錯,而是明白自己的欠缺與不足。

  從自己到他人,從他人到群體,從群體到社會。「逆思維」幫助我們用開放的心態,提升心智的彈性,建立良性的衝突,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找到平衡點。真正的「知道」,就是承認自己的「不知道」。只要謹慎思考,凡事再想一下,就能掙脫成見枷鎖,突破認知盲點,掌握永不被淘汰的核心競爭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