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369018.PNG

 

全臺第一本,揭露「社會企業」的是非虛實!
是改善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,抑或是包裹「良善」外衣的營利企業?
是想解決問題,還是靠問題營利?
從全球實際案例探討,爬梳營利與公益間的衝突,
這些創新的商業模式,真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?
 
  ‧微型貸款──貸款給原本無法申貸的窮人,再收「點」利息(20%至100%),這究竟是「幫助」還是「掠奪」?
  ‧臺灣版《大誌》──批發雜誌給街友,規定他們穿著背心在指定時間與地點銷售。然而街友沒有基本工資、沒有勞健保、罰單自己繳,這就是社會企業嗎?
  ‧Soccket──充其量只是個有趣的玩具,根本無法實際解決當地缺電危機的「發電足球」,為何可以獲得柯林頓全球倡議基金會的資金支持,並被大量購買後捐贈到發展中國家?
  ‧遊戲幫浦──令人驚艷且被大力推廣的水資源援助計畫,主打小朋友可以邊玩邊取水。然而當地居民用過後竟說:以前的手動壓取幫浦還比較好(也比較省錢)?
  ‧貧窮旅遊──當貧窮變成吸引遊客的觀光商品,是否得夠窮夠慘才能留住遊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