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溝通過度、資訊氾濫成災的社會,
唯有成功「定位」,才能讓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搶灘登陸。
高明的「定位」通常不是從產品,而是從顧客的心理著手!
不管是找小編、運用大數據分析,甚至借助AI人工智慧,
不管是透過實體通路、網路直播,或者擴展成O2O,
要透過說故事方式行銷各種實體產品、服務或經營IP,
必先問「定位」好了嗎?
在資訊過度氾濫的時代,商品行銷與品牌建立應該透過什麼方式突圍,才能讓自己的產品價值「被看見」?
透過溝通?你也許會這麼說。但打開消費者的心談何容易,本書作者說:「電腦對於人類所輸入的資訊一向來者不拒;心靈則正恰恰相反,對於資訊並非來者不拒。」
對於與自己的想法、價值觀或過去經驗不合拍的資訊,人的心會悍然拒絕接受訊息。
人們每天花很多的時間溝通想法、觀念,可是得到的效益卻是微乎其微。
在排山倒海的資訊中,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,或者是讓別人注意到自己所有的,變成一項艱鉅的任務。本書就要為這個難題提供一帖強效解藥。
資料來源:博客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