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得到的化學

不論你以前有沒有學過化學,本書保證會成為你的第一堂化學課,
  作者用最華麗的視覺饗宴,打開你學習(或者重溫)
  「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」的美麗旅程。

  作者西奧多.葛雷把化學元素的樣貌全部拍成美麗的照片,
  讓你一睹化學元素的真面目,一看就能記住這些生活裡一定會遇到的化學:

  ‧閃耀的星光,是氫氣變成氦氣的過程。
  ‧派對上的氣球一下子就不飄了,裡頭的氦氣跑哪去了?
  ‧手機、筆記型電腦裡頭都有鋰電池,為什麼用鋰?
  ‧綠寶石裡頭有鈹、高爾夫球桿裡頭也有鈹。
  ‧硼氮化物比鑽石硬,沒想到吧?部首不在「金」部,卻可以用來研磨金屬。
  ‧碳化矽和鑽石一樣美,為什麼鑽石特別貴?
  ‧有些製造氮肥的過程會產生氯,很不環保。
  ‧氧,占地球總重量的一半,占海洋總重量的86%。
  ‧氟氣可以讓所有物品燒成火焰,我們利用這種特性製作不沾鍋。
  ‧氖元素的英文意思是霓虹燈,為什麼霓虹燈要用氖?

  怎麼樣?原子序排前面的10個就夠好玩了吧?
  這裡總共有118個元素的故事!
  鑀、鐨、侖琴……既是人名、也是元素名稱,全都跟你有關。

  這套解說化學入門知識的元素週期表實在太美了,
  美到蘋果電腦、賈伯斯愛死它,在iPad上市的第一天就推出電子版。

  這本書還出現在Discovery頻道的《流言終結者》(MythBusters)節目,
  紅遍全美國的迪士尼青少年喜劇《孟漢娜》(Hannah Montana)裡頭,
  你也能看到這本書成了美國青少年的理科必讀本。

  任何一樣你所能碰觸到的物品都有兩種形式,
  一種是元素純粹的原貌,另一種是它和其他化學元素結合的樣貌。
  於是……作者讓每一個元素都以一個跨頁呈現,
  左頁是這個元素單獨出場,呈現它最純粹的樣貌。
  右頁則盡可能蒐羅這種元素在自然界現身的絢麗身影,並佐以精簡文字說明。

  化學元素週期表怎麼會背不起來?
  它再也不是煩惱,而是你接觸美麗世界的敲門磚。
資料來源:博客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