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衣裳哲學》向來是文學史上公認的關鍵轉向之作,標誌著浪漫時期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轉變,對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文學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。表面上本書是一部「書中之書」,是一位編輯評論、製作一本書的過程,實際上談的是社會不公不平,以及正確的處世之道──信念。
故事從一位編輯自述收到一份書稿開始。書稿作者主張:「語言是思想的服裝,身體是精神的服裝,因此,一切學問的本質即是衣裳哲學。」對於科學邏輯與經驗主義至上的當代潮流有諸多不認同,認為一味追求理性的時代思潮破壞了人類對大自然真理的追求,並宣揚:遭到理性主義貶抑的宗教體驗、神祕主義,與浪漫精神才值得人們再次重視。
除了自述哲學思想,神祕作者也寫下他的人生體驗,在遭逢許多挫折、質疑心中信仰之後,他開始四處流浪。在他墮落人生的經驗故事中,宛如《流浪者之歌》尋找生命答案的悉達多,或是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》體現精神進化的主角查拉圖斯特拉,又像是紀德《地糧》筆下向讀者展現精神覺醒歷程的納坦奈爾與梅納爾克,《衣裳哲學》作為一位探索思想的哲學家傳記,也展現了不同階段中人物的精神覺醒歷程,用人物的經歷去呈現以生命實踐的哲學辯證。
資料來源:博客來
衣裳哲學
- Details
- Written by 閱服組